header-bg.jpg
我从《刻意练习》中学到的三件事
发表于 2020-02-12 08:50
|
分类于 印象笔记
|
评论次数 0
|
阅读次数 1024

practice.jpg

原文链接 https://www.jianshu.com/p/61c60e13be0d

1、世界上真的存在天才吗?

相信你一定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场景“这个人画画真有天赋”、“我没这个天赋做这件事啦”、“天才就是天才,随便学学都比我们厉害”等等。

我们在心里默默的相信,会有那么一群人,从生下来就是做某件事情的,这些人被称为“天才”。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追不上他们的脚步。

但是,我们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吗:

是谁告诉我们他们是天才的?

仔细回忆一下,我们得知“天才”这个词语的来源大部分是哪里?

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到的媒体,并不是科学论文。

《刻意练习》的作者安德斯·埃里克森,研究了许多被称为”天才“的人,发现这些人并没有所谓的生来的”天赋“,这些”天才“也是普通人,并不像我们熟知的那样不用功就可以取得很大成就。

相反,每个领域最杰出的人,往往是练习时间最久的那个人。

我们再想想现在的媒体,他们需要用博人眼球的标题来吸引读者,所以,你看到的是事实也不是事实。

是事实:这些被称为”天才“的人,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。

不是事实:他们不是一夜之间取得这么大的成就的,他们努力的过程并没有被报道出来,没有人知道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大的努力。

意志力和天生才华,都是人们在事实发生了之后再去赋予某个人的优点:杰森是位不可思议的网球选手,因此,他一定生下来就具有这种才华;杰尼年复一年地练习拉小提琴,每天坚持几个小时,因此,他一定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意志力。

——《刻意练习:从新手到大师》

当然,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选择性的无视掉了别人背后的努力,初中课本上的东西,有的人到现在都没有读懂。

成功的花(儿),

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!

然而当初她的芽儿,

浸透了奋斗的泪泉,

洒遍了牺牲的血雨。

– 冰心

互联网的发达,信息以指数方式增长,改变了人们以往的学习方式。但这样的现象也导致了人们的知识焦虑,我自己也不例外。

随处可见的《3天学会XXX》、《一周掌握XXX》、《30天精通XXX》等等,我们总是寄希望于用很少很少的时间,换取无穷的成就。

努力了一段时间,可能是几天,也可能是几个月,发现自己追不上努力了20年才达到今天成就的大师,于是说自己天赋。

如果几天的时间就可以追上20年的大师 ,那只能说明这个行业也不过如此。

一旦你假定人们的某种才华是天生的,那么他会自动变成你无能为力去改变的东西:如果你不具备天生的音乐才华,那么就不要怀揣当一名卓越音乐家的梦想了。

——《刻意练习:从新手到大师》

天赋也许成为了除”没时间“外的另外一个借口。

《刻意练习》就是想告诉我们,世界上没有存在所谓的天才,只要有正确的方法,任何人都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。

这种方法就是刻意练习。

2、刻意是什么?

刻意练习的本质
刻意练习的本质是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。

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、某个观点、某些信息或者其他
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,或具体或抽象。

举个简单的例子,当你想到狗的时候,你脑海中想到的并不是狗这个字,而是一个模糊的狗的形象,仿佛真实的出现在你的脑海中。

新手和大师的区别就在这里。

拿设计师来举例子吧,很多面试经验都提到,面试官看到你的作品就能知道你的设计水平如何,而新手包括我,却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出来的。

也就是说,同一件事物,他们看到的东西远比我们来得多,差距就在此。

杰出的人物能够看到“一片森林”,而其他所有人,却只看见“一棵树”。

好在,设计行业作为一个发展了很久的行业,我们可以完全通过练习,来达到大师这样的水平。

不过,练习也分好几种。

无目的的练习
无目的的练习,也可以称为”天真的练习“,基本上只是反复的做某件事,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,就能提高表现和水平。

拿临摹画画来说吧,我们都知道要想提高水平,临摹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。

很多人在初学的时候,只是看原图上有什么自己就画什么,画完了,觉得临摹的不错,开心一下,拍拍照发发朋友圈。

但是,一旦你问他”你从这次临摹中学到了什么?你哪里画的不对?要怎么改正?“这些问题,他可能会不知道怎么回答,因为压根就没有想过这样的事情。

这个我深有体会,有段时间,临摹完之后就完事了,特别想拍下来发给朋友看看。我那个时候的心理应该是,”终于又临摹完了,临摹的还不错,发给朋友点个赞吧“,什么”哪里做的好,哪里做的不好“这些问题,根本没有想过,以至于很多错误犯了很多次也没有改正,水平还是原地踏步。

舍弃这样没有目的的练习吧,这样的练习只是浪费时间而已。

这样的练习也适用于工作,人们认为有20年工作经验的人,往往比工作5年的人能力更强。

但是现实并不是这样的。

研究表明,一般而言,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”可接受“的水平,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,那么,再多”练习“几年,也不会有什么进步。原因在于,如果没有刻意的去提高,这些自动化的能力会缓慢的退化。

有目的的练习
有目的的练习,比通常的练习更有效,是通向刻意练习的第一步。

有目的的练习包含这样四个特点:

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

定义明确的目标,刻意有效的指导你的练习。

比如你在练习钢琴,比起漫无目的的练下去,制定”以合适的速度弹完曲子,连续弹2次,不犯任何错误“这样的目标,会好很多。

如果没有这样的目标,根本没有办法判断练习是不是有效。

如果没有达到目标,那么到底是在哪些环节出了问题,下次弹的时候着重注意这方面。解决一个个小问题之后,最终达成自己的目标。

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

”多任务并行“是很多人所追求的一个方向。

我原来也是这个观点的拥护者,觉得边看动漫边做设计,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。

但是,实践下来之后,效率常常低的可怕。动漫看的时候基本上不带脑子的,更不用说那些复杂任务的并行了。

心理学家米哈里·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过”心流“这样一个观点。

心流(英语:Mental flow)在心理学中是一种某者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。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。某者在此状态时,通常不愿被打扰,即抗拒中断。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。

这个我理解为“忘我”的状态,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,专注的以至于忘记了时间的存在。相信喜欢玩游戏的朋友都体会过这样的感觉吧。

要想取得进步,必须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任务上。

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

我们练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某一方面的水平或技能,是向着更好的方向去努力的,因此这种练习必须,也应当包含反馈。

练习过后,我们必须评估这次练习,哪里做的好,哪里做的不好,不好的地方应该怎么改进?

只有我们开始关注并解答这些问题,我们才会知道自己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的距离。

这个反馈可以是别人给我们的,也可以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提出的。我们要进入“练习→反馈→改进→练习”的循环中,不断提高自我。

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

如果你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,便永远无法进步。

走出舒适区,意味着你要去做一些让你感到不太舒服的事情。

就像前面提到的,如果你做一件事情很熟练了,你会陷入一种自动完成的状态。这种状态,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完成现有的工作。也正因为这样,只是在重复旧的东西,进步也无从谈起。

就好像现在让我们”1+1=?“的问题,就算是做1000遍,也是无意义的。

也正因为离开舒适区会不太舒服,才把普通人和接触的人区分开来了。要向取得相应的成就,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。

刻意练习

有了有目的的练习还不够,我们要更进一步,做到刻意练习。

刻意练习跟有目的的练习在两个方面上存在着重要的差别。

(1)需要一个已经得到合理发展的行业或领域

也就是说,在那一行业或领域之中,最杰出的从业者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表现水平,使他们与其他刚刚入行的人明显区分开来。

简单讲,这个行业中,要能找到最优秀的那批人。

这里我们要提出正确的问题: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优秀,他们做了什么使得他们成为了最优秀的那批人?

我们要找到他们进步的方法,为我们所用。

临摹的意义就在于此。

(2)需要一位能够布置练习作业的导师

我们要找到一位合适的导师,以便在练习的过程中提供大量的反馈,及时指出我们存在的问题。因为,就像前面所说的,一开始我们根本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,靠我们自己现有的认知是找不出来的。

因此导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
久而久之,我们会学会自己检测自己、自己发现错误,并且进行相应的调整,这需要高效的心理表征。

很多人会问,我没有机会找到这样的导师该怎么办啊?

没关系,即使因为种种原因找不到,但有一个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导师。

那就是互联网。

在网上我们可以找到我们想要的几乎所有东西,很多乐于分享的人,会分享他们的经验供我们学习。

在有目的练习的基础上,加入这2点,就是刻意练习。

这种刻意练习帮助我们建立最重要的心理表征,让我们看到我们之前看不到的东西。

Common sense isn’t actually common

到这里,可能会有人说:这些东西我都知道啊,来来回回就那几样东西,鸡汤都这样。

是的,确实是些很常见,很普通的东西。

人们总是寄希望于有一个十分特别的东西,它可以让人们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,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。什么《XXX速成》、《7天精通》等等,也正是表明了很多人浮躁和焦虑的状态。

很可惜,这样特别的东西是不存在的。

Common sense isn’t actually common.

——伏尔泰

常识并不常见。

有句话叫做“道理都懂,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”,有些人常用这句话来抒发自己看了很多文章、很多道理,但是依然过得浑浑噩噩。

解读我之前自己的想法,我那时候经常用这句话。认真想想,那时候是想表达“我已经很努力了,我那么努力的看过很多文章,怎么我的生活还没有改变?”。

没改变是很正常的。

因为,理论跟实践之间相隔不止十万八千里。

如果人人随随便便看几篇文章,然后一夜醒来都成为设计大师了,这样的世界难道不可怕吗?

常识并不常见。

我们熟知这些所谓的“鸡汤”,但是很多人(包括我自己)从来都没有长时间的实践过这些“鸡汤”。而是期待能有某种神秘的秘诀,让我们跨过这些努力的阶段。

最杰出的人,往往是那些练习时间最长的人。

仔细想想,除了工作那种自动完成之外,我们给自己每天留有多少时间去刻意练习,真正提高自己?

如果每天能抽出1个小时刻意练习,一年365个小时,要想达到所谓的“1万小时”(被证实是错误的),也需要27.4年。

对比一下自己每天的安排,提高这么慢,答案也就不言而喻了吧。

以这样一个故事作为结尾吧。

现代管理学之父Peter Drucker,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,头脑还保持清醒的时候,虽然不能出门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了,但是他邀请想要咨询他问题的人来他家里。

这些人包括国家总统、总理、500 强公司的 CEO,来与他共共度周末。

在每次周五聚会开始的时候,他都会对在场的人说这样一段话:”星期一的时候,我不希望你们说这个周末过的有多愉快,我希望你们跟我讲,你们做了些什么改变。“

共勉。

希望这篇文章对你们有所帮助~

发布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